当前位置:中国红枣网 » 红枣资讯 » 红枣文化 » 历史典故 » 正文红枣文化 / 市场行情 / 分析预测 / 种植技术 / 关注枣农 / 政策法规 / 加工技术 / 食品安全 /

兰州方言中“卖枣儿水”的由来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2-11-27    作者:中国红枣网    浏览次数:1221

原标题:兰州方言中“卖枣儿水”的由来

      兰州方言中有一句属“动宾结构”的惯用语,叫“卖枣儿水”。本来谓之“卖枣儿水”者,实际上是一种低档次的小吃或以卖此种小吃为职业的人,但后来人们却把“卖枣儿水”引申为以假充真、哄骗人的惯用语。时至今日,这一兰州方言的惯用语还被广泛的使用着,究其由来,还得从卖枣儿水这种古老的职业和小吃谈起。

    兰州盛产红枣,早年的安宁、西固、红古等地都是枣子的出产地,特别是西固区东川乡马泉村(亦称马家沟门)所产的红枣,个大、色艳、味甜、脆嫩。红枣除鲜食外,还可晒干贮存用来蒸制粘糕、包子、枣儿甜馍馍、磨炒面和中药引子;另外还可掏去枣核,制成风干枣儿(焦枣)或煮制夏季的小吃饮料“枣串”及“枣儿水”。

    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前,每年的春夏季节,兰州有一种卖煮红枣串和枣儿水的小吃,专事这种职业者,大都是城市贫困人家的少年儿童,因家穷无力上学,就过早的挑起了生活的重担,每天只能挣个三、两斤面钱来补贴家用,就是混个尕光阴。此种职业为小本生意,投资较低,又不怕折本,只要批发来几升干枣儿,即可从事这种小吃,由家里大人做好,就挑到街上叫卖。枣儿水的制做工艺简单易行,就是将干红枣洗净煮熟,煮时为增加甜度,早年加一些有甜味、镇咳、祛痰、解毒等功能的甘草同煮。

    民国初年,糖精传入兰州后,就改加糖精了(煮枣儿水时放甘草及糖精,是一位年轻时曾操此业者马××对笔者亲口所讲,当属实不误。糖精是有机化合物,主要原料是甲苯,无色结晶,可做食糖的代用品。比蔗糖甜300—500倍,但味不鲜美,亦无营养价值。关于糖精在兰州的出现年代,不晚于国民军入甘时———1925年。文革期间的1970年,皋兰县石洞乡庄子坪村的古稀老人杨国治对笔者讲,他年轻时喝茶喜欢放糖精,都是在兰州城里买的,一直喝了几十年,也未影响生育。并让我给他带回20克糖精。另据市政协文史委编辑辈元璋先生谈:上世纪四十年代,他在原籍甘谷县读小学,那里地处距县城很远的偏僻乡下,村里的杂货铺里就出售糖精,他和同学们经常买来泡水喝。)煮好后把红枣串在长约15厘米的芨芨杆上,每串五、六枚,再将串好的枣串整齐的码放在长条型的木制果盘里,形似尖堆状的金子塔,再把凉凉的煮枣水倒入安放在浅筐里(兰州人称浅子)径约四十厘米、深约二十厘米的黑釉瓷盆里,盖上有合页可折叠的黄漆木盖子,木盖上放好码放枣串的果盘。另一只浅筐里码放供喝水用的小宫碗及添加用的枣儿水。以上准备妥当后,就可上街吆喝“枣哇儿———咧哟,枣哇儿———咧哟,”以招徕顾客,地点多在街头闹市、学校门前、名胜古迹庙会等热闹处。这种兰州夏季饮料中档次最低的枣儿水,因成本低、售价廉,故受到儿童小学生和城市贫民的欢迎,特别是干渴难耐时,花上几分钱,就可买到一串煮红枣外加一碗枣儿水,边吃枣边喝枣儿水,透心的甜凉,无比的爽快,当然,有钱人对枣儿水是不屑一顾的。

    “卖枣儿水”者,本来就是为生活所迫,而从事这种被人瞧不起的职业,加之消费对象多为儿童和穷苦人,故也好对付。只要你买上一串枣子,除配送的一碗枣儿水外,还可应消费者的要求,再添加一勺枣儿水。有时枣儿水少了,就兑上凉水充数,这就是兰州人所说的“当面搀水”,喻以假充真、哄骗人的伎俩。兰州人的惯用语“卖枣儿水”的由来就出于此。进入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,制冷技术被引进兰州。街上销售外边套以腊纸袋的冰棍,随处可见,卫生又便宜。有三分钱一个的红糖冰棍、四分钱一个的白糖或豆沙冰棍、五分钱一个的牛奶冰棍。就这样,延续多年的卖枣儿串及枣儿水这种小吃和职业就销声匿迹了。但是人们以“卖枣儿水”来讽刺那些以假充真、哄骗人的行为,却一直流传到今天。

    另外,兰州至今还流传着一些与“卖枣儿水”有关的民谣,如“乡里人进城,爱浪个隍庙辕门,墙根里一缓,枣儿水一碗”;和歇后语“学堂门上的枣儿水———尽是哄人的”等,读起来朗朗上口,风趣幽默,耐人寻味。

红枣信息网提示:“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删除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”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分享与收藏:  红枣资讯搜索  告诉好友  关闭窗口 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