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中国红枣网 » 红枣资讯 » 食品安全 » 正文红枣文化 / 市场行情 / 分析预测 / 种植技术 / 关注枣农 / 政策法规 / 加工技术 / 食品安全 /

河南汝州:农机合作社架起农民“致富桥”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2-11-03    浏览次数:603

  秋种时节,行走在农村田间地头,随处可见农机穿梭,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,全市到处都是农机作业的喜人景象。10月19日,笔者走进位于汝州市王寨乡訾庄村的老广农机专业合作社,拖拉机、收割机、深松犁、旋耕机、翻转犁、旋耕耙……各种各样的农机具一应俱全,排列整齐。

  “俺们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可不小,有各种农机具153台(套)。”老广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广林自豪地说。据他介绍,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8月,占地3300平方米,现有各种农机具153台(套),其中大型收割机12台,小麦玉米两用收割机8台,秸秆还田机12台,烟叶移栽机18台,还有烟叶起垄机、覆膜机、茎块挖掘机等多种农用机械。

 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,按照“自愿互利”和“民办、民管、民受益”的原则,以王寨乡“万亩烟方基地”为依托,为农民提供集耕、耙、种、收、浇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。近年来,老广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创新服务模式,由原来的单一化经营向收获、播种、还田等多元化经营方式转变,并积极推行订单作业,与重点村、农户签订小麦机收、玉米机收、秸秆还田等作业合同,按订单作业合同为农户进行统一收、耕、播种等机械作业,节约了成本,促进了农民增收,使农机专业大户与农户互惠互利,达到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的效果,为农民架起了一座“致富桥”。

  “今年‘三夏’收入3万多元,‘三秋’收入也有2万多元了,预计全年收入不会少于6万元。比入社前单干净增1万多元。”盘点起今年的家庭收入,合作社社员宋保民高兴地说。家住王寨乡朱洼村的宋保民,有农业机械4台,以前农忙时,自己联系农户从事机收机种创收,一季下来,费时费力,效率低,收入也低。2010年,当他得知老广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订单作业、统一调配机具、统一质量标准、统一收费标准、统一处理作业纠纷的管理模式后,便以自己的4台农业机械入股,加入了老广农机专业合作社。入社后,他的年收入一年比一年多。

  老广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在是远近闻名,以前只服务本村的1000多亩土地,现在已经发展到服务全乡十几个行政村,辐射周边杨楼、寄料等乡镇1万余亩土地,甚至跨区到河北省等地作业。“家有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”合作社发展得越好,加入的人就越多。目前,合作社已有22名社员,年均耕播面积1万余亩,年均经营收入80余万元。今年截至目前,该社服务作业面积已达1万余亩,毛收入100余万元,净利润近50万元。去年,该社还被评为“平顶山市先进专业农机合作社”。

  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闫行运是王寨乡柳树王村有名的“老农机”,家里现有秸秆还田机、旋耕耙、拖拉机等农业机械6台(套),近几年靠着这些农机,他走上了致富道路,日子一天比一天好。

  柳树王村3组村民孙国民是有名的种地能手,前些年承包了村里15亩土地,那时候种地全靠人背牛拉,非常苦。孙国民说,作为种地大户,他深深体会到农业机械化的好处,15亩玉米,全家人收,从头到尾至少要忙活半个月。现在用一台玉米联合收割机,只要半天时间就收完了。

  看着一台台排列整齐的农业机械,王广林深有感触地说:“这些农业机械是俺们农民增收致富的宝贝,今后政府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将不断倾斜,补贴力度将不断加大,俺们一定要抓住机遇,在市农机局的指导帮助下,有计划地购置新型高科技含量的农业机械,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,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、高效的系列化服务。

红枣信息网提示:“如果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删除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”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分享与收藏:  红枣资讯搜索  告诉好友  关闭窗口 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: